历史钩沉 |
1.1951年4月30日,西北交通干部训练班改建为西北交通学校。 2.1953年2月3日,西北交通学校改为西安公路学校。 3.1956年1月,交通部合同教育部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将南京工学院、中南土建学院、成都工学院及同济大学的“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陆续并入。 4.1956年3月,拟定“桥梁与隧道”和“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教学计划。 5.1958年4月,西安汽车机械学校为基础建第一所专门培养公路多项高级人才的西安公路学院。 6.1958年9月1日,“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新生正式开学。 7.1959年4月18日,交通部批复开设“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与隧道”两个专业。 8.1963年4月3日~10日,遵照交通部指示,“公路与城市道路”教材编审小组在上海召开第一次编审小组会议。 9.1965年4月30日,派出干部、教师和学生参加0401线国防公路的施工。 10.1965年9月6日,公路系成立。交通部批复将大学和中专相同专业加以组合,成立公路系。 11.1965年12月31日,派教师14人,路桥专业应届毕业生38人赴越南执行勘测任务。 12.1967年3月11日,参加军训。 13.1970年3月,改为中专。 14.1974年招收4名阿拉伯也门共和国4名留学生。 15.1974年6月4日,国务院科教组发出关于同意恢复西安公路学院的通知。当年秋季招生。 16.1978年2月28日,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四年制本科生入学。 17.1979年5月26日~6月29日,美国加州海华市交通局局长张秋先生访问讲授《交通工程学》,聘为“交通工程名誉学术顾问”。是由教育部、外交部、交通部、中科院联合向国务院聘请的首批来华讲学的5位外籍之一,首位科技专家。 18.1984年1月11日,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及结构工程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 19.1984年7月20日,交通部教育局将调整后的学术委员会名单 报国务院。李斌教授任西安公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张登良,刘良湛任副主席。 20.1985年2月7日,交通部教育局下达了举办公路工程、桥梁与结构工程研究生班的通知。 21.1985年10月15日,交通部批复同意李斌教授赴日本考察。 22.1986年3月25日,张登良教授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3.1986年7月28日,岩土工程获硕士学位授权。 23.1990年10月5日,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工程获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导师为张登良教授。 24.1990年11月15日,公路结构实验室受交通部表彰。 25.1990年12月31日,何福照教授成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26.1992年9月5日,高等学校路、桥及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王秉纲教授当时为主任委员。 27.1992年9月25日~28日,“公路工程”专业成为交通部首批重点学科。 28.1992年12月31日,张登良教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9.1993年12月11日,王秉纲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 30.1995年10月18日~20,“211”工程预审专家组考察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等重点学科点。 31.1997年12月31日,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墩梁与隧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被交通部批准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32.1998年6月1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交通运输工程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3.1998年11月26日,公路桥梁与隧道实验室通过交通部立项论涵。 34.1999年2月12日,设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35.1999年6月3日,胡长顺教授的《复合式路面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入选交通部重点资助出版名单。 36.1999年12月14日,道路结构与材料实验室成为交通部重点实验室。 37. 2000年4月18日,胡长顺、徐岳、谢永利等同志获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赞助计划》。 38. 2000年4月,校本部北院低温实验室竣工。 39. 2000年6月,学校太白校区“公路勘测实验实习基地”一期工程顺利竣工。 40. 2000年8月,周绪红同志被人事部批准为享受1999年度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41. 2000年9月,胡长顺教授获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称号。 42. 2000年12月20日,长安大学批准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公路设计院更名为长安大学公路设计院。 43. 2000年12月,长安大学设立公路学院,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公路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部分)合并而成,聘任胡长顺为公路学院院长。 44. 2001年1月28日,沙爱民同志获教育部2001年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45. 2001年2月12日,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为工程硕士招生领域。 46. 2001年6月22日,长安大学对公路学院道路系等10个先进党支部,127名优秀共产党员,1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 47. 2001年7月15日,谢永利、刘健新、徐岳被国务院批准享受2000年度政府特殊津贴。 48. 2001年8月26日,校本部北院桥隧结构实验室竣工。 49. 2001年9月26日,交通部授予谢永利教授2000-2001年度交通科技英才荣誉称号。 50. 2001年9月29日,贺栓海同志获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教育工作者”称号。 51. 2001年,马荣国教授聘为高等学校交通运输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聘期2001-2005年。 52. 2002年1月9日,教育部批准学校“特殊地区公路工程”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 2002年1月22日,陕西省教育厅批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54. 2002年1月23日,教育部批准学校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55. 2002年3月1日,教育部批准设置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专业。 56. 2002年3月28日,长安大学公路设计研究院、长安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长安大学工程勘察研究院合并,成立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57. 2002年3月26日,胡长顺教授获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先进工作者称号。 58. 2003年4月28日,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59. 2003年6月26日,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长安大学新增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学科专业为高校教师硕士学位培养点。 60. 2003年7月28日,沙爱民、谢永利被交通部批准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61. 2003年8月13日,我国著名公路专家、公路学院院长胡长顺教授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时不幸因公殉职。 62. 2003年8月31日,陕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长安大学新增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63. 2003年9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新增桥梁与遂道工程学科专业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64. 2003年9月9日,郝培文教授获陕西省委组织部、省人事部、省科协、陕西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颁发的“陕西省第四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65. 2003年9月24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一行视察了公路学院部分实验室。 66. 2003年11月11日,交通部授予沙爱民教授2002-2003年度交通科技英才荣誉称号。 67. 2004年2月2日,周绪红教授被聘任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68. 2004年2月21日-22日,周绪红校长考察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并看望了杭州地区校友代表。 69. 2004年3月9日,王元庆副教授主持的课题“大城市(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之间交通问题的研究”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同时获得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70. 2004年4月6日,沙爱民教授荣获“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荣誉称号。 71. 2004年5月22日,王秉纲、周伟教授当选为交通部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72. 2004年5月25日,由公路学院主持的“《中国公路自然区划》体系框架研究”项目研究大纲及实施方案通过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评审。 73. 2004年6月26日,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长安大学新增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专业为高校教师硕士学位培养点。 74. 2004年7月1日,学校任命沙爱民同志为校长助理。 75. 2004年7月8日,刘健新被学校授予“长安大学师德标兵”称号。 76. 2004年10月15日,“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长安大学风洞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 77. 2004年10月23日-28日,由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办、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六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在学校召开。 78. 2004年10月18日,陈建勋教授获陕西省委组织部、省人事部、省科协、陕西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颁发的“第五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79. 2004年11月30日,贺拴海被国务院批准享受2002年度政府特殊津贴。 80. 2005年1月8日,由周绪红主持编写的《国家建筑工业行业标准》通过专家鉴定。 81. 2005年3月16日,公路学院及风洞实验室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开展战略合作。 82. 2005年3月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新增自主设置“交通工程”和“交通新能源与节能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83. 2005年4月5日,教育部批准沙爱民、王元庆获得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84. 2005年5月27日,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旧桥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顺利通过交通部鉴定验收,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5. 2005年8月22日,郝培文教授荣获“陕西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标兵”称号。 86 2005年9月6日,夏永旭被国务院批准享受2004年度政府特殊津贴。 87. 2005年9月12日,交通部组织专家对“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审。 88. 2005年12月1日,交通部批准授予郝培文教授2004-2005年度“交通科技英才”荣誉称号。 89. 2005年12月16日,交通部的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中,“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惟一被评为优秀等级,获得交通部“十一五”重点实验室设备专项投资。 90. 2005年,申爱琴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聘期为2006~2011年。王选仓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建人[2005]191号);聘期为2005~2009年。 91. 2006年1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长安大学新增土木工程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专业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92. 2006年2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长安大学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新增自主设置“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93. 2006年3月,公路学院王春生副教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 94. 2006年8月10日,王晓谋教授获得“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 95. 2006年10月26日,沙爱民教授入选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96. 2007年2月7日,郝培文、刘永健教授入选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97. 2007年2月27日,彭挺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98. 2007年2月27日,马骉副教授被授予“陕西省青年突击手”荣誉称号。 99. 2007年9月15日-16日,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接受教育部以刘人怀院士为组长专家组检查评估。 100. 2007年10月11日,陈建勋、裴建中、王春生入选2007年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01. 2007年10月,沙爱民教授负责的“道路与铁道工程教学团队”被确定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102. 2007年11月28日,学校民盟主委夏永旭当选民盟中央委员。 103. 2007年11月,王春生副教授的论文获得“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04. 2007年12月4日,公路学院博士生栗培龙在“2007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评审中成为100名入围候选人之一。 105. 2007年12月,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组织的评估。 106. 2008年1月8日,折学森教授参加完成的“沙漠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07. 2008年3月19日-20日,交通运输部公路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审专家组莅临学校,对公路学院检测中心进行现场验收。 108. 2008年3月27日,申爱琴教授被评为“陕西第四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109. 2008年7月18日,长安大学举行“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110. 2008年7月,杨晓华博士的学位论文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11. 2008年9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沙爱民负责的“路基路面工程”为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112. 2008年10月8日,公路学院在学校体育馆隆重召开建院50周年庆典大会。 113. 2008年10月9日,公路学院在交通科技大厦第二报告厅举行“胡长顺奖学金”设立仪式。 114. 2009年1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对公路学院2004届毕业生钱俊冬自主创业情况作了报道。 115. 2009年1月9日,胡长顺、马骉、窦明健等人为主要完成人的“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16. 2009年7月13日,杨少伟教授负责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被批准为当年度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117. 2009年9月1日,谢永利教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18. 2009年12月3日,“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学校召开,沙爱民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 119. 2009年12月8日,公路学院武警国防生李玉鹏同学被授予“西安市杰出志愿者”称号。 120. 2009年12月11日,学校隆重举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蔡宜长教授的聘任仪式。 121. 2010年1月11日,沙爱民教授主持完成的“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理论、多指标控制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及徐岳教授参与完成的“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同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22. 2011年1月14日,谢永利教授参加完成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23. 2011年5月4日,公路学院王垚同学被共青团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受邀参加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优秀团员、团干部、团组织表彰座谈会。 124. 2011年5月4日,王春生教授获得第十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 125. 2011年5月,夏永旭主委被民盟中央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126. 2011年10月21日,许娅娅教授负责的“测量学”获得2011年陕西普通高校精品课程。 127. 2011年10月28日,公路学院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十一五”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128. 2012年1月14日,周绪红教授参加完成的“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时变分析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29. 2012年4月23日,西安市公安局与公路学院联合举办的西安交警道路交通管理高级(普及)研修班开班典礼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 130. 2012年9月3日-4日,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接受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评估。 131. 2013年1月3日-19日,应公路学院邀请,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ugen Bruhwiler教授来校进行教育交流访问。 132. 2013年1月29日,马峰获2013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133. 2013年4月9日,教育部公布了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名单,其中,沙爱民入选交通运输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时入选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春生入选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陈红入选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134. 2013年5月25日-26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公路学院选送的“基于主动信息发布的城市道路积水预警系统”荣获大赛三等奖。 135. 2013年7月3日-4日,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对“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 136. 2013年9月13日,陕西省教育厅批准长安大学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陕西普通本科高校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37. 2013年9月,陈建勋教授获“第七届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称号。 138. 2013年10月17日,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专业被批准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139. 2013年10月29日,申爱琴教授负责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 140. 2013年11月19日,公路学院“公路交通类人才就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校本部交通科技大厦601会议室举行。 141. 2013年11月26日,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2013年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42. 2013年11月26日,公路学院土质学与土力学教学团队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2013年度省级教学团队。 143. 2013年12月19日,原西安公路学院1982届制7801班校友丁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44. 2013年12月20日,沙爱民教授负责的“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 145. 2014年1月10日,沙爱民教授主持完成的“环保型路面技术体系、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高江平教授和杨晓华教授参与完成的“盐渍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王春生教授参与完成的“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和冯忠居教授参与完成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修建关键技术”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46. 2014年3月20日,陈建勋教授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沙爱民教授负责的特殊环境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创新团队入选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147. 2014年3月26日,公路学院牵头组建的“特殊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专家评审、答辩、交通运输部认定,成为我国首批交通运输行业以高校为主体的9个协同创新平台之一。 148. 2014年4月29日,陈建勋教授牵头申报的“公路隧道建养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入选陕西省科技厅公布的2014年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名单。 149. 2014年7月22日,交通工程专业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2014年陕西普通本科高校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49. 2014年9月2日,蒋玮获2015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150. 2014年10月20日,郑木莲教授获得“第九届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同时被聘为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151. 2014年12月12日,依托“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校本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 152. 2015年1月11日-14日,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USA)交通研究委员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第94届TRB年会在华盛顿召开。谢永利、陈红、郝培文一行应邀率公路学院3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TRB学术年会。 153. 2015年1月16日,陈建勋被授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教授尤占平被授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称号。 154. 2015年2月26日,王春生教授入选科技部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55. 2015年3月15日,陈建勋、胡力群入选教育部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156. 2015年5月13日-15日,第三届可持续桥梁设计、建造与维护国际会议(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Bridg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在校本部学术报告厅召开。会议由长安大学主办,中美公路技术交流中心、桥梁结构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特殊区域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中心、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与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协办。 157. 2015年6月3日,公路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IAC)成立大会(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Inaugural Meeting)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召开。 158. 2015年9月30日,胡力群教授入选2015年“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久鹏入选2016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159. 2016年1月12日,王元庆团队的“面向综合交通一体化人才培养需求的交通规划教学与实践”获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3年至2015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60. 2016年12月26日,“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校本部交通科技大厦召开。 |